无数人都有一个心愿——先苦后甜。
早年吃苦,就是为了中晚年的时候可以过得好一点。问题是,这人世间,真的存在“先苦后甜”吗?还是说,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?
人世间,确实存在先苦后甜。不过,只有小部分人可以做到。绝大多数人,基本都会苦一辈子。苦难,总是流向不缺苦难的可怜人。
都是人,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呢?原因在于,条件不一样。要想先苦后甜,这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的。
就拿“春耕秋收”来说,春天耕种是开始,中途是否风调雨顺,是变数,决定了最终能否有所收获。
早年辛劳,而晚年安稳的人,都有这几个过人之处,不一般。
一、能积累到一定的资产。
有人提出过一个观点:不论在哪一个年代,只要是富人,所过的日子都不会差到哪里去。穷人,则反过来。
早年,为什么一定要受苦受难?因为年轻的时候,恰恰是积累资产的好时期。有青春,有活力,有脑子,只要遇到机会,就肯定不会贫穷。
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,生活不仅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。可以这样理解,眼前的苟且,是拼命赚钱的过程;诗和远方,是发家致富后的梦想成真。
特别是在金钱至上的今天,做什么事,都需要花钱。衣食住行需要花钱,教育养老需要花钱,结婚生子需要花钱......
为什么农村的孤寡老人,辛苦了一辈子,依旧一无所得?因为他们缺乏一定的资产,丧失了选择生活的权力,只剩下被生活选择的份。
汤无盐不如水,人无钱不如鬼。早年辛劳,而晚年安稳的幸运者,未必大富大贵,但一定具备够用的资产。
二、能够跟家里人搞好关系。
早年,被迫外出赚钱,就只能将重心放在外人、外事上。中年,逐渐回归家庭,就会将重心转移到家人、家事上。
重视家庭的感情,真的有意义吗?这是一项长期的投资,肯定是有意义的。有家庭感情的人,跟没有家庭感情的人,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。
前者,可以在家人的陪伴下,温暖地老去。后者,只能活成孤家寡人的样子,孤独地老去,满是遗憾。
由于早年的重心没有放在家庭上,所以无数人都会跟家人闹矛盾。比如说,夫妻闹矛盾,父母和孩子闹矛盾,或者一家人都形同仇人。
家和万事兴,家衰吵不停。和谐相处,才是幸福的开始。整天争吵,各种尔虞我诈,家庭就会成为修罗场,让每个人都不好过。
生活的质量,既跟物质钱财有关,也跟情感关系有关。真正好命的人,必然是既有钱,也有情的人生赢家。
三、身体依旧健康。
经历了这几年,不少人都感慨: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来,能够健康地活着,才是最重要的。
有的人,因为患病,而不幸离开;有的人,因为遭遇意外,而不幸归去;有的人,因为透支身体,而不再长久,造成了遗憾。
所谓“历经世间多少事,方知平安值千金。”有健康的时候,也许我们不珍惜,觉得健康也就如此。一旦失去健康,我们才会明白健康的珍贵。
说句不太好听的话,在这个意外频发、996成为常态、科技与狠活并存的年代,普通人要想健康活到老,很难。所以,我们一定要重视健康。
倘若透支了身体,就会面临三个问题。首先,命短福薄;其次,被病痛折磨;第三,掏空家庭的钱财,贫病交加。
有钱而没有健康,就容易人在天堂,钱在银行。有钱,同时也有健康,才能享受人间喜乐,幸福美满。
四、家庭没有任何的负债。
有人提出过一个观点:未来,哪一个家庭没有负债,哪一个家庭就是赢家。
这是一个全民负债的年代。尤其是在前些年,一堆中产争着买房,争着负债,以至于,无数家庭的杠杆都特别严重。
为什么他们敢“争着负债”?因为这些中产都被一叶障目了,认为现在能赚到钱,未来也能赚到钱。他们没有考虑过“失业”这个问题。
一个人,负债百万,还失业了,找不到工作,那他的往后余生,就注定了——只能在贫穷、困苦、焦虑、忧愁当中,被时代的车轮碾过。
幸运一点,断尾求生,还能保存家庭的元气。过分贪心,依旧加杠杆,家庭就会处于崩溃的边缘。所处其中的家人,哪一个过得安稳呢?
对于普通人来说,要想苦尽甘来,就不要有任何的负债。否则,不仅自己是银行的奴隶,就连后代,也是银行的奴隶。贷贷相传,代代贫穷。
文/舒山有鹿网上炒股配资平台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配资网观点